自拍偷拍国产综合|日韩欧美夫妻爱爱生活中文字幕夫妻爱爱|欧美视频第36页|久热精品激情精品|性动免费视频久久|午夜影院欧美色图|xxxx欧美视频|污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色图每日更新|黄色视频裸体网站

【風物志】椎牛宰羊擼串聽曲 看看魏晉時期河西士族的奢華宴居
  • 時間:2021-12-07
  • 點擊:1939
  • 來源:蘭州晨報

    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公元420年,司馬晉滅亡。這之間是二百年的亂世!

  魏晉時代,是個門閥士族興盛的時代,也是個戰(zhàn)亂頻仍,列強混戰(zhàn),血腥撲面,世積亂離,災難深重的二百年。

  亂世千愁,劍熱血涼,到處都是飄零之人。三國征戰(zhàn)終于歸晉,接踵而來的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胡人政權,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原地區(qū),慘遭戰(zhàn)火與屠戮,人民十不存一。中原名流士族,一部分南渡長江,僑居江南,一部分戎行沙場,血沃中原。幸好在隴右河西一帶,仍是“獨安”局面。一部分中原士人,拖家?guī)Э?,舉族而來,他們和河西一帶的土著大姓共同在亂世的夾縫中求取生存,推動了河西地區(qū)的繁榮和發(fā)展。

  我們從河西一帶的魏晉時期墓地中出土的畫像磚上,可以看到當時大戶人家的飲食起居,從這些宴飲圖和制作美食的壁畫磚上,反映出這一時期河西地區(qū)的富足與安定。

  椎牛宰羊忙碌備宴

  當竹林七賢撫琴慟哭,飲酒解愁,南渡衣冠哀嘆亂世多禍,生命無常之時,河西一帶的士族正在自家椎牛殺豬、捉雞捉鵝、架起烤爐、擺好美食、歌舞助興,大宴賓客。

  與南渡的世家大族徘徊去就,感悟傷懷、坐而清談不同,河西地區(qū)的士族更現實一點,他們追求的是物質的享受,其奢華程度很不一般。

  197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嘉峪關新城一帶發(fā)掘出六座魏晉時代的壁畫墓,獲得彩繪磚畫600余幅。其中有大量有關烹飪、宴飲風俗的生動畫面。這六座墓所見的磚畫,與飲食烹飪有關的多達162幅,占全部磚畫的近三分之一。 磚畫描繪的有釀造、宰牲、烹飪、獻食、宴飲等內容,簡潔生動地描繪了一幕幕魏晉時期河西一帶世家大姓真實的生活場景。

  宴飲待客,肉食是必不可少的。河西地區(qū)以肉食為主,主人家境豐盈,莊園廣闊,牛羊成群,牛羊豬雞等都在菜單之列。

  嘉峪關市新城魏晉5號墓出土有一塊椎牛圖壁畫磚。畫面繪一庖丁,身著交領右衽長袍,右手牽韁拉牛,左手高舉鐵錘,正向牛頭砸去。牛昂首,三蹄著地,前左蹄勾懸,尾巴下垂,有抗爭之勢。旁邊放置一盛血的大盆。從磚畫上看,殺牲的方式很有特色。殺牛時用的是椎擊法,這在古代謂之椎牛、椎剽,是一種起源很早的宰牛方法。

  一塊畫像磚上描繪的是宰羊的情景。畫面中把羊的一只前腿和一只后腿分別用繩拴在木樁上,將羊反吊起來,然后再下刀放血。殺豬圖則是將豬捆綁在大條案上,屠夫握鐵刀由豬的后竅宰殺,似乎是為了“出其不意”。牛、羊、豬的宰殺都是由男子承當的,而殺雞則是女子所為,在一塊磚畫上畫著兩個女婢高挽衣袖,正跪立在大湯盆前褪雞毛,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食材準備好了,著人烤肉煮肉。在新城魏晉1號墓出土的一塊壁畫磚上,描繪的是烤肉煮肉圖。畫面右側繪一男子跪坐在案前切肉,案前放一盆;左側繪一男子立于釜前,正在煮肉。中間繪有4個鐵鉤,皆懸掛肉,下置肉盆。

  另一圖表現的也是“煮肉”,一個大鐵釜放在鐵三腳架上,下面架著柴草,一女仆在一旁撥火。還有一幅磚畫繪一女仆正拿著肉串在火上炙烤,這烤肉串在當時當地官僚富貴之家大概是一種經常享用的美味。

  一場宴飲,忙壞了一眾下人。

  食物精美以酒助興

  主食呢?自然也有。魏晉時期,河西地區(qū)人多食麥、粟。世家大姓宴飲,主食則要精細得多。

  磚畫中有不少切肉、揉面、烹煮及表現廚房設備的圖像。切肉有時為男子擔任,而烹食則基本由女仆掌管。另外有畫面繪兩個男子各跪在一個小案前,左手握刀,正在切肉,切好的肉放在案下的容器中,用來當餡料。還有畫面描繪著一個在盆中揉面的女子,她身后的墻上還懸掛著鐺、箕、炙叉等廚具。在另外的一幅磚畫中,可以看到擺滿饅頭的食案。這饅頭魏晉時稱為“蒸餅”,有的還加有餡料,其實就是包子。

  有一圖繪有一個灶臺,灶后有豎起的煙囪,灶上的容器是甑,甑下是釜。這種陶甑在這批墓葬中有實物出土,甑底鉆有氣孔作成箅。在灶前跪著一個使女,正往灶內添柴火。畫面表現的是“蒸”,或是蒸飯,或是蒸餅。

  款待高朋,豈能無酒?

  酒自然是有的。魏晉時期,酒不單單是一種飲料,而且是“名士的徽章”。名士不可一日無酒。與竹林七賢“要酒不要禮、要酒不要名、要酒不要命”相比,河西士人喝酒似乎就是助興享樂。

  魏晉時期河西飲酒之風盛行,主要是葡萄酒和青田酒。葡萄酒來自于西域,河西多生產葡萄,多以葡萄釀酒。嘉峪關魏晉墓中出土的釀造圖壁畫磚,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

  筵席奢華養(yǎng)尊處優(yōu)

  主人宴飲就要開始了,侍女們忙得不亦樂乎,備食獻食,在彩繪磚畫上也有極充分的表現。

  首先是備酒,侍女先用鏇子盛上熱水,把酒斜放在上面溫酒,開宴時用勺將酒舀到酒杯中,再送到主人面前。備食的侍女有的捧著羹盆,有的托著放有饌品和筷子的食盤,還有的舉著裝有蒸餅的盤子,提著食柙,列隊徐步前往宴席獻食。從另外的一些畫面看,有時主人的饌品要放在食案上,由侍女將這食案一起搬到主人座席前。

  嘉峪關魏晉6號墓中室東西壁整壁畫男女主人宴飲,賓主席地而坐,前置案,樽、勺、斛、鏇等器皿盛食,人們手舉食叉一邊吃烤肉串享受美食,一邊聽著樂師吹奏助興。

  在5號墓出土的一幅宴飲途中,賓主四人,兩邊相對而坐,左邊上方一人舉著耳杯,高談闊論,旁邊以侍童正伸手取勺為賓主取食。5號墓前室南壁西側的一幅途中,女賓主二人對坐宴飲,身旁各有侍女一人持團扇為其扇涼,顯示這是盛夏時的一場聚會。同樣,在嘉峪關市新城魏晉4號墓出土的宴居圖壁畫磚,畫面中央繪跪坐一女子,身旁跪坐侍女四人,其中三人搖扇,一人持物侍奉,畫面正上方繪盤、尊、勺等器具。這些畫面生動地展現了當時世家大族宴飲生活的原貌。從磚畫上可以看出,主人進食時,不僅有仆從獻食,還有侍女打扇,更有樂隊在一旁奏樂“侑食”,養(yǎng)尊處優(yōu)之態(tài)躍然眼前。

  魏晉時代由于戰(zhàn)亂和天災,廣大民眾往往要“并日而食”“糟糠不厭”。而上層統治者及地方世族豪強,“食必盡四方珍異”,恨不“舉泰山以為肉,竭東海以為酒”,生活奢侈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其實魏晉時期,世家大族的奢侈生活是普遍現象,相比中原和僑居南方的高門大姓,河西一帶的世家大姓最多算個小財主。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黃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