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2-28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金面銅人頭像
青銅鷹形鈴
青銅敦
天師堂
楊曙明
今年的春節(jié)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硬核出圈。作為一部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的動畫電影,《哪吒2》不僅在劇情和角色設計上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在情節(jié)中埋藏了大量文物彩蛋,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這些古老的文物形象,它們穿越千年,與哪吒一起悄然展現(xiàn)在銀幕上,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驚喜,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源于中國神話故事,《哪吒2》的場景、道具、服飾等方面的設計參考了大量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觀眾可以在電影中發(fā)現(xiàn)眾多文物寶藏,如影片中的宮殿、廟宇、民居等建筑,均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的風格,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展現(xiàn)出古代建筑的恢宏與精致;影片中的青銅器、陶瓷、服飾等道具,均參考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文物造型,進一步烘托出古代生活的氛圍。看似天馬行空的神話世界,卻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呼應。不論是劇中的天元鼎,還是萌萌的結(jié)界獸;不論是仙人所居的玉虛宮,還是哪吒轉(zhuǎn)世的七色寶蓮,都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影子。
《哪吒2》不僅是一部動畫電影,更是一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視覺盛宴。通過建筑、服飾、器物等多種形式,成功將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shù)相結(jié)合,《哪吒2》中蘊含的文物巧思,不僅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
旋渦紋彩陶罐
(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
太乙真人酒罐
哪吒生辰宴上后排的酒桌上有一個彩陶罐,與《哪吒1》中殷夫人生下哪吒時,太乙真人在外面喝酒的容器相似,這個彩陶罐就是以馬家窯文化旋渦紋彩陶罐為原型的酒壇。哪吒與馬家窯彩陶的相遇,不僅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也是對古代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通過電影這一現(xiàn)代藝術(shù)形式,古代的文物得以被更多人了解和認識。
馬家窯彩陶因1923年首先發(fā)現(xiàn)于甘肅臨洮縣的馬家窯村而得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彩陶文化。馬家窯彩陶以其豐富多樣的圖案、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造型而著稱,主要分布在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境內(nèi)。其紋飾多樣,包括水波紋、旋渦紋等,其紋飾反映了當時先民們對自然的崇敬。
在甘肅省博物館收藏有一個旋渦紋彩陶罐,陶罐無論是紋飾還是外形都和小哪吒剛出生時太乙真人喝酒的容器相似。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旋渦紋彩陶罐高22.5厘米,口徑14.1厘米,底徑10.6厘米。罐身施紅、黑彩,口沿內(nèi)彩,有橫豎平行條紋相間排列,腹部繪紅、黑彩多條相間旋渦紋五組。早期的漩渦紋方向既有順時針也有逆時針,后來全都變成逆時針,與現(xiàn)實中水流漩渦的方向一致。這種設計不僅反映了先民們對自然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也展現(xiàn)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創(chuàng)造力。
影片中的天元鼎
天元鼎
影片中的“天元鼎”被無量仙翁稱作“闡教根基”,是玉虛宮的鎮(zhèn)宮之寶。天元鼎的形象設計頗具特色,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青銅鼎文化,其整體造型,借鑒了商周時期青銅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設計,紋飾則融入了常見的饕餮紋和云雷紋。
鼎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沒有哪一種器物能像鼎那樣滲透到我們的歷史、文化與思維之中。中國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現(xiàn)了陶制的鼎。鼎形狀主要有圓鼎、方鼎和分襠鼎(也叫鬲鼎)三種。
鼎在古代是權(quán)力和地位的象征,電影中的天元鼎造型參考了商代龍紋扁足鼎、青銅敦等,其中小鼎的造型借鑒了龍紋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設計,大鼎的渾圓造型則和古代名叫“敦”的青銅器如出一轍。
青銅敦的基本造型為圓腹、雙環(huán)耳、三足或圈足,是一種盛食器,用于盛裝稻稷等谷物,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晚期。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見到一些形似的青銅鼎。1999年在甘肅省平?jīng)鍪袕R莊戰(zhàn)國秦墓出土的一件團花紋環(huán)耳銅敦,通高17.5厘米,口徑19厘米,腹徑21厘米。斂口,圓弧式母口深蓋,蓋上鑄三臥虎鈕。圓鼓腹,圜底近平,下有3只粗而矮的蹄足,兩側(cè)鋪首銜環(huán)。蓋面及腹部飾團花間蟠螭紋圖案,器底飾團花紋飾。此器制作精美考究,紋飾疏密有致,均勻和諧,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此外,電影中對古代青銅器紋飾的利用還有很多:李靖夫婦身上甲胄的花紋,則是青銅器上的饕餮紋;哪吒在陳塘關城墻上留下的腳印,每道紋路都似青銅器上的蟠螭紋;哪吒沖破天元鼎變身之后,臉部出現(xiàn)的火焰紋與青銅器上的渦紋相似;敖丙衣緣上的紋飾,則是青銅器上的云雷紋和水紋。
影片中的結(jié)界獸
結(jié)界獸
電影中兩個“遇到誰都能扛3秒”的結(jié)界獸是元始天尊送給太乙真人的禮物,雖然個頭不高,但長相非??蓯邸K鼈儾粌H是守護結(jié)界的神獸,還是滑稽可愛的“搞笑擔當”。結(jié)界獸特征與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典型文物的某些元素高度契合,憨態(tài)可掬又不失威嚴。
粗眉結(jié)界獸有著夸張的大粗眉和蒜頭鼻,面部覆以黃金面罩,特征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面銅人頭像”非常相似。“金面銅人頭像”通高42.5厘米,平頂,頭發(fā)向后梳理,發(fā)辮垂于腦后,發(fā)辮上端用寬帶套束,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發(fā)式風格。金面罩用金皮捶拓而成,大小、造型和銅頭像面部特征相同,眼眉部鏤空,制作極為精致,給人以權(quán)威與神圣之感。
卷鼻結(jié)界獸形象則綜合了三星堆的青銅大面具、青銅鷹形鈴等多種元素。最明顯的表現(xiàn)在于卷鼻結(jié)界獸的卷鼻子,這一設計與青銅鷹形鈴的嘴部造型極為相似。青銅鷹形鈴,高14厘米,寬8.8厘米,出土于三星堆遺址2號墓的祭祀坑,銅鈴的鳥額上鑄有圓拱形鈕,鈕上套有8字形鏈環(huán),便于懸掛。三星堆祭祀坑中共出土了43件銅鈴,它們分為9種不同的類型,造型各異,既有幾何形狀的,也有模仿動植物形態(tài)的,充滿了趣味。
青銅鐃
青銅鐃
熱鬧非凡的哪吒生辰宴上還出現(xiàn)了一件器物青銅鐃。鐃又稱鉦,執(zhí)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青銅打擊樂器,看起來有點像手搖鈴,但實際上要大得多。使用時,需要將鐃口朝上放在木架上,用木槌敲擊不同部位,從而發(fā)出兩種不同的樂音,這就是“一鐃雙音”的神奇之處。青銅鐃始見于商代,最初有行軍打仗傳播號令的作用,后來演化為一種重要的禮樂器?,一般大中小三件成組出現(xiàn)。
西北師范大學博物館就收藏有一組商代青銅鐃,大鐃通高21厘米、重3.145千克;中鐃通高20厘米、重2.15千克;小鐃通高14厘米、重0.805千克。
青銅觚
青銅觚
哪吒的3歲生辰宴上,出現(xiàn)了一種形似現(xiàn)代的高腳杯的青銅酒器,其原型是商周時代的飲酒器觚。觚的基本形制為喇叭口、細腰、高圈足。觚最早產(chǎn)生于新石器時代中期,當時已有陶制的觚出現(xiàn)。到了商周時期,觚的制作越來越精美,功能也逐漸多樣化,青銅觚常和爵一起使用,出現(xiàn)在宴會和祭祀等重要禮儀場合,或者作為隨葬品出現(xiàn)在墓葬中,象征著墓主人的權(quán)利和地位。
甘肅省涇川縣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商代獸面紋青銅觚,高26.5厘米,口徑14.8厘米。喇叭口、尖唇、束腰、高圈足。頸部飾蕉葉紋,上有云雷紋,其下飾螭紋一組四個,腰部和圈足均凸起四扉棱,浮雕兩組獸面紋,以云雷紋襯地,足內(nèi)壁有銘文“□父丁”三字。
漢代帶盤博山爐
七色寶蓮
影片中,為拯救哪吒與敖丙的靈魂,太乙真人決定用七色寶蓮為他們重塑肉身。七色寶蓮的設計原型,與青銅器中的博山爐極為相似。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我國漢、晉時期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博山爐的得名源于外形。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云氣紋、人物及鳥獸。于爐中焚香,輕煙飄出,繚繞爐體,自然造成群山朦朧、眾獸浮動的效果,仿佛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武威市博物館收藏有一件漢代帶盤博山爐,通高25厘米,盤底徑2.5厘米,爐高13厘米,爐圍42厘米。青銅質(zhì),由熏爐和托盤套接組成。爐蓋鏤雕成山巒形,高而尖。爐身為盤口深腹,腹部有一圈突弦紋,爐蓋與身有扳扣連接,現(xiàn)已銹蝕。爐身底有竹節(jié)狀柄及空心臺座與托盤連接。托盤寬平沿、折腹、平底?,F(xiàn)托盤、腹部有數(shù)處針眼狀銹蝕洞孔,其余通體銹蝕。其造型莊重、大方,反映出漢代鑄銅工藝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影片中的玉虛宮
玉虛宮
玉虛宮是電影里闡教掌門元始天尊的道場,宮內(nèi)門人、散仙眾多。電影里的玉虛宮是一個八卦形的建筑群,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的天師堂建筑與電影中的玉虛宮非常相似。天師堂建筑有濃郁的道教文化色彩,擁有千年歷史。建筑群構(gòu)思巧妙,風格獨特,依山形而建,形成以太極為中心、八卦卦象為整體構(gòu)型的中國傳統(tǒng)院落式建筑群。
電影中的玉虛宮的設計堪稱中式美學的集大成者。純白如玉的瓊樓玉宇以潑墨山水為基底,雕梁畫棟中融入“高處不勝寒”的哲學隱喻。玉虛宮的建筑線條剛?cè)岵?,既保留了傳統(tǒng)宮殿的對稱莊重,又通過飛檐翹角的動態(tài)曲線打破沉悶感。
影片中,哪吒前往玉虛宮時,看到有一群仙鶴飛舞,其中兩只仙鶴落在玉虛宮屋頂?shù)镍|吻上。這一幕與宋徽宗趙佶的傳世名作《瑞鶴圖》非常相似。原畫描繪了鶴群盤旋宮殿的祥瑞之景,而影片通過動態(tài)水墨渲染技術(shù),將平面的水墨意境轉(zhuǎn)化為3D動畫的立體震撼,甚至細節(jié)處描繪了屋頂鴟吻的琉璃質(zhì)感??梢哉f,仙氣繚繞的玉虛宮外景,應是《瑞鶴圖》的3D動態(tài)版。
《瑞鶴圖》描繪了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上元節(jié)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鶴在宮殿上方飛舞,最后有兩只仙鶴停駐在宮殿鴟吻上的場景。此時的鴟吻形象尾部除呼應相對外,向天際略微翹,魚尾形象更加柔韌,富于動感,此法與北宋年間的“建筑國家標準”《營造法式》中的描述一致。
商代夔紋翹首刀
龍牙刀
東海龍王?敖光的武器名為龍牙刀,其設計融合了兩種不同的武器元素:前半部分參考了商朝時期的青銅刀,刀尖上挑、刀背附齒、刀腹略收,這些都是商朝青銅刀的典型特征;后半部分則采用龍吞口的造型,這種設計在長刀上最為常見,并從唐代盛行直至明代。?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商代晚期夔紋翹首刀與?敖光的龍牙刀造型相似,銅刀通長31.8厘米、最寬4.2厘米、柄長7.5厘米、重290克。整體呈長條形,曲脊平緩,刀口平整,前鋒翹起,刀身起拱處近本部,隨后向前逐漸下彎,至刀身中部持平,直至前鋒。脊部加厚起棱。脊背飾細線條的斜方格紋,兩面刀身近脊處,各飾五組展體夔紋。
越王勾踐劍
青銅劍
哪吒母親——殷夫人手中那把鋒利的青銅劍,其原型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歷經(jīng)千年歲月,依然寒光閃閃、鋒利無比。劍身布滿神秘的菱形暗紋,劍格正面鑲嵌著藍色玻璃,背面鑲嵌著綠松石,這些裝飾不僅增添了寶劍的美感,更展示了古代越國高超的鑄劍技術(shù)。殷夫人的青銅劍繼承了越王勾踐劍的王者風范,在影片中成為她英勇形象的有力象征。
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越王勾踐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重875克,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內(nèi)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guī)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越王勾踐劍體現(xiàn)了當時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ㄗ髡呦店兾魇∩缈圃禾仄秆芯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