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2-03-23
- 點擊:25
- 來源:
甘政辦發(fā)〔2012〕7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2012年甘肅省農家書屋建設實施方案》、《2012年甘肅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予印發(fā),請認真遵照執(zhí)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2012年甘肅省農家書屋建設實施方案
(省新聞出版局 二○一二年三月)
一、項目背景
2005年,我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試點工作取得成功,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建成14930個農家書屋,覆蓋全省88.6%的行政村,極大滿足了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根據省委、省政府和新聞出版總署的要求,2012年我省農家書屋要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二、目標任務
2012年5月底前,在全省建成1930個農家書屋。
三、實施范圍
14個市州的相關縣市區(qū)。
四、工作要求
(一)出版物配置標準化。每個書屋配置圖書1200種左右、不少于1500冊,報紙期刊不少于20種、音像制品100張(種)。其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種植、養(yǎng)殖、農產品加工等農村實用技術類出版物占30%,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類占10%,文化教育類占30%,政治、法律、青少類出版物占30%。少數民族地區(qū)特別是甘南藏區(qū),根據群眾實際需求,按照配置標準選配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出版物。
(二)布點科學。農家書屋建設提倡資源整合,盡可能選在農戶相對集中,附近有學校,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閱讀需求且借閱方便的地方。要考慮與村黨員活動室、農業(yè)技術培訓站、體育活動場地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資源整合建設,最大限度發(fā)揮書屋效能。書屋面積一般應不少于20平方米。
(三)管理人員配備合理。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并有固定的兼職或專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熱愛公益事業(yè),在村民中具有較高威信,本人愿意且有能力管理好農家書屋。同時,要優(yōu)先安排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
五、資金籌措
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資金采取分級承擔辦法,中央和省級財政提供出版物購置資金,負責為每個書屋配置2萬元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市州、縣市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負責落實書屋書柜和閱覽桌椅等配套硬件設施建設。
六、工作進度
2月,調研、編制全省農家書屋建設計劃,掌握各地農業(yè)科技類圖書和各類出版物需求,編定書屋用書目錄,完成《甘肅省農家書屋出版物目錄編制》工作并上報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3月中旬,完成農家書屋出版物等設施的招標工作。
3月底,完成農家書屋房屋建設及書柜、桌椅等配套設施采購配送工作。
4月,完成農家書屋所需出版物等的采購工作。
5月,1930個農家書屋出版物保質保量,按時配送到位。
6月,對已建書屋進行檢查驗收。
7月中旬,完成農家書屋信息管理系統(tǒng)填報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確責任。各市州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農家書屋工程實施辦法和年度計劃,將任務細化、量化,分解落實到具體行政村,明確完成時間、步驟和責任人。
(二)落實建設經費。各市州政府要將本地農家書屋建設資金按規(guī)劃納入年度預算,落實好配套硬件設施建設。同時,要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
(三)健全管理運行機制。各市州要加強農家書屋資產管理,確保長期發(fā)揮作用。要立足當地實際,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農家書屋建設、管理和使用的長效機制。有條件的地區(qū)要以農家書屋為基礎,與縣鄉(xiāng)圖書館、新華書店聯(lián)動,在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實行出版物交流制度,擴大農民閱讀范圍。對于具備一定條件的農家書屋,可由新聞出版部門授予出版物經營許可證,開展出版物經營、代銷、租賃業(yè)務,增強農家書屋自我發(fā)展能力。
(四)強化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各市州要做好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工作,提升管理員業(yè)務素質和服務水平,確保管理員掌握基本的書屋管理技能,充分發(fā)揮農家書屋效能與作用。
八、驗收辦法
(一)驗收主體。農家書屋檢查驗收工作由省政府組織,省新聞出版局等部門具體實施。
(二)驗收對象。已建設的1930個農家書屋。
(三)驗收項目及標準。
1.選址。選址合理,覆蓋面較廣;書屋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環(huán)境整潔,方便借閱。
2.出版物配備。出版物配備不低于2萬元,各類圖書比例配置符合要求,出版物登記完備,統(tǒng)一編目,分類陳列。
3.基礎設施。統(tǒng)一懸掛農家書屋標牌,書柜、桌、椅、照明等基礎設施齊全,配備防火設備。
4.管理人員及管理制度。管理人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經過初步培訓;《管理員崗位職責》、《農家書屋管理制度》、《圖書借閱制度》健全;配備借閱登記本、圖書目錄登記本和征求意見本;執(zhí)行農家書屋開放時間、管理員姓名、電話及縣級新聞出版部門監(jiān)督電話“四公開”制度,并懸掛于書屋外墻顯著位置。
九、落實責任
主辦單位:省新聞出版局。
協(xié)作單位:省財政廳。
實施單位:項目區(qū)市州、縣市區(qū)政府。
2012年甘肅省廣播電視“村村通”
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省廣電局 二○一二年三月)
一、項目背景
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一項政府主導的公益性工程,主要通過無線、有線、衛(wèi)星等技術手段,使農村地區(qū)都能通達廣播電視信號,保證廣大群眾及時免費享受政府提供的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我省自1998年開始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以來,全省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由1998年底的73.63%、74.14%提高到2010年底的93.47%、93.72%,有效緩解了邊遠農牧地區(qū)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
二、目標任務
2012年,在全省21089個20戶以下自然村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三、實施范圍
天水、定西、隴南3市的23個縣區(qū),涉及37萬戶農牧民群眾。
四、工作要求
我省20戶以下自然村大部分都處在邊遠山區(qū)和貧困地區(qū),地形復雜,交通不便,經濟欠發(fā)達,又是無線、有線方式都不能覆蓋聯(lián)通的地方。因此,2012年“村村通”建設全部采用直播衛(wèi)星覆蓋方式。
(一)規(guī)范可靠安裝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衛(wèi)星接收天線安裝牢固,走線整體、規(guī)范;高頻頭接頭連接可靠、有防水措施(用防水膠布纏扎),電源安全可靠。
(二)準確錄入用戶信息。要按照《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直播衛(wèi)星“村村通”加密平臺用戶服務流程的通知》(廣辦發(fā)技字〔2009〕210號)和《甘肅省“村村通”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管理發(fā)放工作流程》的要求嚴格執(zhí)行。
五、資金籌措
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資金采取國家補助一點,地方政府負擔一點和受益農戶自擔一點的籌集辦法。除去國家補助和受益農戶收取部分資金,其余資金分別由省市縣按6∶4比例籌措解決。2012年全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共需建設資金13341.32萬元,其中國家補助7434.46萬元,向受益農戶(按每戶收取30元計算)收取費用1111.78萬元,省級配套2877.05萬元,市縣配套1918.03萬元。
六、工作進度
我省2012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所需37萬套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國家廣電總局已完成招標。
3月,完成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供貨和安裝工程技術培訓任務。
4至6月,進行設備安裝,完成建設任務。
7至8月,完成市、縣兩級驗收工作。
9月,完成省級驗收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明確責任。項目實施市要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實施辦法和年度計劃,將任務細化、量化,分解落實到具體自然村,明確完成時間、步驟和責任人。
(二)健全制度,加強工程監(jiān)管。項目實施市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嚴格紀律,對工程建設進行全方位、全程化監(jiān)督。強化對“村村通”工程資金的管理使用,建立廣播電視“村村通”建設專項資金審計制度,確保專款專用。要強化屬地化管理,嚴格登記造冊,嚴格控制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施的使用范圍,嚴禁擅自擴大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確保各地按規(guī)定接收廣播電視信號,維護廣大群眾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基本文化權益,維護國家信息和文化安全。同時,要建立健全“村村通”工作長效機制,確?!按宕逋ā惫こ獭伴L期通”。
(三)加強督查指導,保證工程質量。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所需的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全部由國家主管部門統(tǒng)一組織招標、省區(qū)市統(tǒng)一組織采購、縣級廣電部門統(tǒng)一組織安裝。省級發(fā)展改革和廣電部門要積極配合、參與國家組織的設備招標工作,加強監(jiān)督,嚴把到貨設備驗收關,確保設備質量。要加強對工程建設的督促檢查,建立逐級信息反饋機制,定期上報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及時了解和解決工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
(四)嚴格驗收,接受社會監(jiān)督。項目實施市、縣區(qū)要加強對工程建設質量的后期管理工作,通過驗收和重點抽查,發(fā)現問題,及時整改;加強對群眾舉報或抽查發(fā)現問題嚴重地區(qū)的稽查審計。工程建設完成后,將完成的“盲村”名單、安裝的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數量,要及時在當地廣播電視等媒體上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
八、驗收辦法
(一)驗收主體。檢查驗收工作實行省、市、縣“三級”驗收的辦法,由各級廣電部門具體實施。
(二)驗收對象。凡納入2012年全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任務的直播衛(wèi)星接收設備用戶。
(三)驗收方式。
1.資料審查。文件資料完整、齊備,數據信息真實、準確。
2.現場檢查。設備發(fā)放清單清楚,戶主、機號對應無誤,設施安裝符合技術規(guī)范和安全規(guī)范;維護費使用合理;售后服務體系到位;農戶收聽、收看節(jié)目圖像、聲音清晰。
九、落實責任
主辦單位:省廣電局。
協(xié)作單位:省發(fā)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實施單位:項目區(qū)市、縣區(qū)政府。